查看原文
其他

新静安生快!两年前被戏称凤凰男与白富美结合,现在过得如何?

2017-11-04 上观新闻


两年前的今天,

你的朋友圈一定曾被这条消息刷屏过:



2015年11月4日,中共上海市委、市政府举行撤销闸北区、静安区设立新的静安区工作大会。


时间过得真快,

今天,新静安两岁啦!


静安给你什么感受?你知道静安寺富丽堂皇的建筑竟然没有一颗螺母么?你知道全球十大奢侈品牌的亚洲区总部九个都在静安么?你知道BAT三巨头的大数据储存在市北高新的成排机房里么……


快来戳静安最新形象大片《HI~静安》,捕捉两年来这里发生的点滴改变。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b0568gs72u4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(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)

 

两年,有多长?

是730天,是17520小时,是1051200分,是63072000秒。



今天,对于两岁的新静安来说,两年,不再只是一串长长的数字,而是一段感悟,一场见证,一次跨越。

两年,是静安寺的每一次暮鼓晨钟,是上海站每一次的出发与归来。


两年,是静安公园每一片飘落的梧桐叶,是苏河湾每一个晨跑的身影。


两年,是生活在新静安的每一个人,对下一刻的向往与信心!



点击图片查看H5

《这里的每一天,都是新的!》

↓↓↓


新静安两岁之际,

你还记得两年前合体时的新闻吗?

两区合并时还一度

被戏称为 “白富美”与“凤凰男”结合,

当然,事实证明,

人家明明是强强联手!

新静安的前世今生,

一起来回顾:



静安的对象为何是闸北


面积只有7.62平方公里的静安区,比几年前已经“消失”的原卢湾区还要小一点,是名副其实的上海最小区。关于这个“袖珍区”的“存亡”,多年来始终传言不断。所以,撤并方案出台,当事者和旁观者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。


但当时的舆论还是略有波澜,焦点主要是:为何是对象是闸北,“高洋上”的静安是否有点委屈?


其实,关于静安要并掉的坊间议论,早在2000年“黄浦+南市”之时就颇盛。当时流行的说法是,“黄浦+南市”不久之后,就会“静安+卢湾”。从一般推理来说,这是有道理的,因为静安与卢湾两区气质相近,且都属袖珍区,合并易于操作。但随后高层又说,上海不会在短期内再做另一次区划调整,猜测才慢慢平息。



看一下地图,静安与黄浦、徐汇、长宁、普陀和闸北五区接壤,原被认为可能性不大的闸北最终脱颖而出,区位与互补这两点很重要


从地理上看,上海中心区基本没有跨苏州河而治的。一条东西走向的苏州河,使上海市区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南北二元结构。苏州河南部的黄浦、静安、长宁、徐汇历史基础较好,发展得也快一些。而苏州河北部的杨浦、虹口、闸北、普陀,相对旧区改造任务较重,产业结构转型压力较大,因此被称为“北四区”。


从这个角度看,“闸北+静安”有利于突破旧有的“苏河格局”,尝试跨河而治的新思路。同时,闸北在“北四区”中后劲十足,上海智库专家近年有“中心城区转型看闸北”之说。现在还能拿得出大面积土地来开发,这在中心城区中是相当稀有的,含金量不小。而且,闸北是上海地理概念上的最中心,据说拿一张上海地图一折四,中心就是闸北。


如果说,“黄浦+南市”和“浦东+南汇”是“强弱搭配”,“黄浦+卢湾”是“强强联手”的话,“闸北+静安”介于两者之间,且更靠近“强强联手”。


闸北静安是“凤凰男”与“白富美”结合?


华东师大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林拓教授说:对很多新上海人来说,或许对于静安、闸北的文化没有太多情感上的差别,在购房时更多考虑的可能是交通、环境、基础设施等因素。但在一些老上海人眼里,似乎还是有“上只角”、“下只角”之分。


上海开埠后,租界多在西南,有钱人也多住在西南面,而大型工厂多在东北部,贫苦人多住在东北面。因此,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,人们把买办、洋人、社会名流聚集的地方称为“上只角”,主要指以现在淮海路为中心朝西南面发展的地区,而把闸北、原南市区为中心朝东北面发展的贫民居住区称为“下只角”。


静安、闸北两区在功能定位、产业结构等方面基础异质性强,在文化心理、城市风貌,甚至居民生活习惯等方面两区也有不同。近年来,闸北发展得很快,在上海中心城区中显得尤为醒目,同时闸北居民也拥有深厚的文化自豪感。静安在经济实力、城市管理、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优势,但是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。


“白富美”和“凤凰男”走到一起,关键要看“新家庭”今后怎么过得更好,区划调整的根本目标是优化布局,促进发展,改善民生。


两区撤二建一后,新的区以静安区命名。大家都知道,闸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,对抗日战争和上海解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两区合并后,闸北的文化发展不能被弱化,应该注重这一地名资源的保护传承。


2016年4月,

伴随“上海闸北”门户网站的关闭,

以及一批冠名“闸北”的政府机构更名,

关于闸北的怀旧又掀起一波小高潮。

人们感慨,尤其是老闸北人说:

上海虽再无闸北区,

但希望“闸北”印记莫消逝。


“闸北”文化需要传承

 

不少专家学者认为,“闸北”文化仍需保护传承。这片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,对抗日战争和上海解放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闸北的文化不能随着闸北区的消失而飘散。


淞沪抗战的重要遗址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对外开放后,大批民众前来探访。

 

上世纪初,蔡元培、郑振铎、叶圣陶长期住在闸北。二三十年代,鲁迅、瞿秋白、郭沫若也到闸北定居。闸北文化圈,曾撑起上海文化“半壁江山”。

 

这片土地,也见证了民族的苦难。“一二八”事变、“八一三”淞沪抗战,地处华界的闸北,95%的建筑被夷为平地。那灰烬遮天蔽日,甚至飘到了河对岸的静安。

 

(被日军炸毁的老北站)


闸北曾是文艺的,后来经受了磨难,之后又成为浓油赤酱、充满人间烟火的地方。


有人这样形容此处的生活:习惯了和街坊邻里的嘘寒问暖;习惯了穿梭于大街小巷、疾步奔走的自得其乐;习惯了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,游走于喧闹的夜市街头,随处逛逛的安逸……

 

牵手两年,新静安越来越美

你对静安有什么祝福和期待?

欢迎留言!


本文来源:综合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、上海静安、上海发布等

微信编辑:在静安上班的纳米



觉得文章不错?点个赞吧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